“牛门洪拳”简介
“牛官堡”乃安徽省肥东县,巢湖之滨的一个村名。分为庙前牛、中份牛、井份牛、小郢牛、涧埂牛、三家牛、牛徐等村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提到安徽合肥东乡长临河“牛官堡”,人们都知道这一武术之乡。合肥县志也曾有记载。
清末民初,牛官堡先后出现两位德技双馨的武林高手。一位是牛讳瀚章先生,一位是牛讳洪川先生。两位大师晚年返乡,设馆授徒,最后形成今天的牛官堡武术即“牛门洪拳”。
牛瀚章先生青年时已练就铁布衫、金钟罩之功。先是闯荡江湖,威震南北镖局,其后从军报国。先生德高望重,故乡人都尊称他“牛三教师”,由其在中份牛村形成一个支流。
牛洪川先生据传九岁时就随慧云大师云游江湖,年近天命因时势之由返乡,已练就浑身解数与上乘功夫——轻功。先生与当时被尊为“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清”先生是挚友。据先师所言,洪川大师有踏雪无痕,过水无纹,屋上行走如履平地之功。一生劫富济贫,扶危救困,名扬大江南北,清末有“江淮大侠”之美誉。同时,先生在故里还有接骨疗伤“神医”之称。洪川先生在庙前牛村形成一个支流。牛官堡武术、武医乃由这两位大师一代代相传至今。
后来经牛讳善璧、牛讳善平和牛进康、牛和炳、牛进常、牛进瑞等两代人的努力,他们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增有补无,才合二为一形成今天的牛官堡武术,即“牛门洪拳”。
牛门洪拳的拳理特点:
牛门洪拳由于师承两位大师。一位是以少林外家为主,一位是以青城内家为主。因此牛门洪拳中既有外家练法的“大、小洪拳”、“四门拳”等,又有内家练法的“阴阳五形手”、“青城练形法”等,然在“大洪拳”、“四门拳”中,我们也能看到拳打四面八方,足踏五行八卦的内家玄机。
牛门洪拳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盘。上盘先天,中盘华盖,下盘九尾。先天又分头、胸、腰,华盖又分肩、肘、手(又曰:出入退三宫),九尾又分胯、膝、足、(又曰:地悬空三宫),此为九宫,把九宫练成一个整劲,叫“九宫归一”。
牛门洪拳特别注重下盘功夫的练习,一般不少于两年。叫“马步桩功”又叫“面壁”。(内容略)有诀曰:“脚踏地,头顶天,意自守,气丹田,十指空中悬,指尖对眉间,入吸要自记,宜增不宜减,站之勿用力,久久功自显。”
4、牛门洪拳除了套路还非常讲究手法的练习与运用。主要有:分龙手、缠手、猿手、剪手、斫手、托手、插手等,以及以掌变手。(内容略)
二、牛门洪拳的套路特点:
主要是,低身矮架、近身靠打、动作朴拙,一招制敌。诀曰:“套路短小招招连,低身小架下盘坚,近身靠打人难测,虚里藏实法自然,
一线穿打牵十手,一招变化十招连,意定神凝快为本,后发制人记心间。”
三、牛门洪拳的技击特点:
1、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三摧说。(内容略)
2、进退吞吐说:有一步进,一丈进,左进、右进,阴进、阳进。诀曰:“进步疾如风,失机退要快,乘势侧峰入,身稍向前迈,掌实即须吐,发声使惊怪,变化如蛟龙,迟速分胜败。”
3、左右趋避说:进退为取势,趋避为乘机。有诀曰:“趋避须眼快,左右见机行,趋从避中取,实自虚中生,山重身难压,(避锋芒)隙开进莫停,势猛君莫惧,四两拨千斤。”
4、五要、八字、八式说。(内容略)诀曰:“手会沉托封闭,步要起顿吞吐,手越练越长,腿越练越短。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进打中盘,退打枝梢。手如风轮,腰如轴心,前轻后重,鹿拐貉行,守如处子,进似山鹰。”
5、一身五弓说。身为一张弓。(内容略)
6、牛门洪拳既不同于“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北拳,又不同于“腿是两条根,全凭手上身。”的南拳。牛门洪拳要求:打七留三。拳打身不动,脚手两相宜,打着就打,打不着就收。
四、牛门洪拳特别注重练气。练气有两种:一是练,一是养。练气之关键使气运使;养气之关键是使气不动。(具体内容略)
五、牛门洪拳练养功法主要有:(选自祖籍)1、强筋壮骨十二法,2、十八罗汉手,3、伸筋洗髓养身功,4、八段锦、六段功,5、青城练形法;以及排打功、铁砂掌、红砂掌、鹰爪功、铁头功、轻功等祖传功法。暗器练法有:口中飞针法,口弹中人法,飞箭(镖)法等。(内容略)
六、牛门洪拳祖传秘籍中还留下许多练养功法的药方。(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