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

18773273345

13786221687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门洪拳”

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牛官堡武狮”

湘潭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武术)

湘潭市武术队训练基地


首页 >> 最新动态 >>武馆新闻 >> 承武学源流 继传统艺脉
详细内容

承武学源流 继传统艺脉

承武学源流 继传统艺脉 

——解读著名武学家、作家、书画家 牛和厚先生 

      客观而公正地讲,我是因为书画艺术才 对牛和厚先生进行关注的,继而才知道,他 不仅是一位离群独步的书法家、画家,还是 当今一位实至名归,功以才成的武学家、作家。

      虽然他已步入古稀之年,但身材清癯, 目光炯烁,精神抖擞,言语铿锵,谈吐不俗, 再配上短劲的山羊美髯,显得高古、沉稳、 内敛、儒雅——这是牛和厚先生给我的第一 印象。 

      曾有武术家这样评价他的“牛门洪拳”和武术功夫:外家练法与内家练法相互融合,低身矮架与大开大合相得益彰。威猛中寓寸柔,防守中蕴 险招,简约中含复杂。看他的表演:快与慢,攻与守,变与化,灵与活, 可谓恰到好处,真是动似突兔,静如山岳。 曾有文学评论家这样描述他的长篇小说《江淮大侠牛洪川》和部分文 学作品:文学底韵深厚,生活气息浓郁,作品构思精妙,语言优美,用笔 流畅,人物鲜活,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佳作…… 

       曾有美术评论家这样评论他的书画艺术:“有传统、有创新、有个性。 时代气息与千年古韵水乳交融,自然风貌与笔墨技艺有机结合。画面墨色 淋漓,书风自成一格,给人以独特、险峻、隽永的艺术享受。”

      如果说,牛和厚先生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受家庭影响而成为当代一 位武术大家,并将传统武术传承光大而不足为奇的话;那么,他在继承发 展武术事业的同时,精研书法、绘画与文学创作,并将武术融进书画艺术 创作之中,使之成为当今一位很有艺术个性的书画家、作家,不仅丰富了 祖辈的武术文化内涵,还修炼了自己的气质、心灵、与人生,就显得令人惊叹了! 

      他何来如此纯粹的艺术情愫? 

      带着种种景仰与疑惑,在肥东县长临河古镇,我慕名拜访了牛和厚先生。

      如果一定要追寻牛和厚先生如何成为“离群独步”的书画家、武学家、 作家的原因,不得不翻开一段尘封的记忆。 肥东县长临河镇星二庙前牛村,地 处巢湖北滨,东临青阳山麓,西有淝水相 拥,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彪悍,是合 肥地区大名鼎鼎的“武术之乡”。清末民 初,这里曾出过武术大家牛瀚章、江淮大 侠牛洪川等武林高人,有着“昔有侠义牛 官堡,一剑光寒动四方”的美誉。 

      1945 年,在一户世代农耕习武的农 民家里,一阵洪亮的啼哭声打乱了正在练 武人的心境,一个新的牛官堡人呱呱落地, 他就是牛和厚。 牛和厚的父亲牛中正与牛洪川大师 的高徒牛善璧是世交,俩人经常在一起切 磋武艺,武功深厚。或许,这就是一种宿 命,牛和厚自降生那一刻起,就与武术结 下了不解之缘。

      是巢湖之水滋养了他的钟灵秀气,亦或是祖辈的武德情操孕育了他的 倔强奡骨,从小,他就具有同龄孩子不曾有的智慧、胆识和勇气。

      童年的牛和厚是极其快乐的。每天,他除了读书、练武外,就是蹲在 一旁,睁大好奇的眼睛,聆听着父辈们讲述有关先祖除暴安良、匡扶正义 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令他无限 神往。长大做一名“侠客”,成为他心中追求的目标。

      于是,他对武术产生 了莫大的兴趣。 

      星二村的部分牛氏村落,解放前叫牛官堡村。 据先辈们说,牛瀚章先生青年时已练就铁布衫、金钟罩之功,先是从军报国, 其后闯荡江湖,威震南北镖局。牛洪川先生九岁随慧云大师云游江湖,练就浑身解数与上乘功夫——轻功,他有踏雪无痕、 过水无纹、屋上行走如履平地之功。一生劫富济贫,扶危救困,名扬大江南北。 

      两位大师德高望重,因反清被通缉 , 后隠居乡里,设馆行医、授徒。 

      当两位大师将武技武德传授到第二代牛善璧、牛庆三、牛善平、等人 身上时,二代洪门弟子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增有补无,使“牛门洪拳” 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时光是条河流,在这条河流里,“牛门洪拳”流传到了第三代牛家人 牛进康、牛和炳、牛进常、牛进瑞、等人手上,经过绵延、嬗变与发展, 逐渐形成了既不同于北拳又不同于南拳、融南北于一体的“牛门洪拳” 。

     牛和厚七八岁时,便在父亲的辅导下习武,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基础。 1956 年,村里举办狮子灯会,按习俗,灯会后要举行武术表演,村里先辈 们决定请牛进康老师(牛善璧长子)收徒传艺。于是,在父亲的带领下,牛和厚正式拜牛进康为师,既练武功,亦修武德,开始理性的、系统的、 规范的牛门洪拳学习。 

      受家学文化的灌溉与滋养,牛和厚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美育启蒙与人格 塑造,成为了一个品德优良的人。他性格温顺,能吃苦、悟性高,深得师 父的厚爱与器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恩师的悉心教授和严厉训导下,牛 和厚的武术造诣不断得以提高,成为牛门洪拳、牛官堡武狮的第四代传人! 

      上学后,牛和厚对周围的一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爱书如命,尤重 文武兼修,把读书当作人生第一要务。他记忆力极强,书读得又多又杂。 多年的勤奋好学,拓展了他的胸襟,开阔了他的视野,陶冶了他的情操, 为他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1963 年,作为社会青年,他被选招为民办教师。经过十几年的奋斗, 1980 年,经多次考试又被选招为首批公办教师。他先后任教过小学、初中、 高中,一直到 2006 年才光荣退休。在几十年教书育人生涯中,他的各种 获奖证书满满一抽屉。曾先后获县、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省级优秀班主任,国家级读书活动指导教师奖。他的 96 届学生宣海林, 曾获得县文科状元。有 50 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安 徽教育》等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2015 年他用了三年时间完成 了 50 万字的长篇小说《江淮大侠牛洪川》一书。现为中学高级教师,安 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纵横的才气,极高的悟性,加之“不忘师恩,严守门规”的家风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长期扎实的武功训练和传统武学理念的吸收过程中, 牛和厚的武技得以不断提高。渐渐地,他对武术也由最初的好奇,转变为后来喜爱,继而产生了感情,变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为了进一步学习、探索、 研究牛门洪拳,他曾于 1978 年、1984 年、1991 年借高考后的假期,三赴 上海拜访先辈牛和炳、牛进常以及上海扬子江武功体疗院院长奚潘良先生, 博采多学,潜心苦练,认真体悟,逐步感悟出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并获得高级武功体疗师的称号。 

       怀揣着对武术的炙热情感,牛和厚经过了长达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矢志不移的将外家练法与内家练法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将学识提升到理 论层面,继承并丰富了“牛门洪拳”、“牛官堡武狮”的形式和内涵,创 立了今日的“牛门洪拳”和“牛官堡武狮”,逐步攀登上武学的高峰,成 为这两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当代实至名归的武术大家! 

二 

      牛和厚先生在继承“牛门洪拳、武狮”的同时,更恋恋没忘传承与发展。 

      儿子牛毅,自幼跟随自己习武练功,曾以过硬的自身素质成为一名特 种兵,转业后留在湘潭市公安局工作。由于其擒拿格斗、武功超群,现为 湘潭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大队长。曾六次获得三等功,获得过湖南省十佳青 年的称誉。孙子牛玺钧聪明伶俐,自幼跟随爷爷、爸爸习武,基本功扎实, 身手不凡,获得过全国第六届青少年艺术节太极拳少儿组金奖、中国湖南 武术节太极拳、自选剑第一名等众多殊荣。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的真谛在于重德。而作为江湖形态的武林 来说,武术门派历来森严,功法更是秘不外传。 

      但是,牛和厚始终把“武术应造福社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他看 来,祖宗传下来的武学,虽是国粹,是文化,是遗产,但只有将它造福人类, 造福社会,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为了发展牛门武术,牛和厚历尽艰辛,孜孜以求,从来没有放弃授徒, 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没有停止过。 

       1984 年,他和恩师牛进康一起创办了“湘潭市洪川武馆”,收徒传艺,学 员遍及几个公社十多个大队。1997 年,他在撮镇中学教书时,利用业余时 间在撮镇创办了“洪川武院”,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学员达数百人之多。 2007 年退休后,他又与时俱进,在湖南湘潭创办了“洪川武道院”, 传授“牛 门洪拳、牛官堡武狮”。 

      2011 年,年近古稀的牛老先生,为了在外省给武馆增加知名度,首 次参加湖南省首届传统武术大赛。他表演了一套祖传“大洪拳”和一趟“游 龙八卦剑”。在强手林立情况下,他一亮相,就令四座皆惊,“大洪拳”低身矮架,刚劲有力,招势奇绝;“八卦剑”潇洒飘逸,静如泰山,动似 游龙,让人眼花缭乱,观众席上,掌声雷动,人们纷纷议论说,这是安徽“洪 川问道馆”来的。牛老先生说,这是他一生最难忘的一天,因为这也是他 首次在外省参加规模如此之大的比赛,而且,这一次他的拳术、剑术均获 第一名的殊荣。 

      2013 年 8 月,他又率队参加湖北省“中国刊博”演武大会,经过数 场角逐,他的徒子徒孙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自己参赛的传统拳术《罗 汉掌》荣获金牌,他表演的祖传“五行阴阳手”获得名家表演金奖。得到 武术同仁和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引来多方记者前来采访,一时名声大振。 

      七十四岁的牛老先生介绍到这里,回忆起那情景、那场面,仍有些激 动,不免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如虎”的感慨。 

     牛老先生现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湘潭市武术协会顾 问,牛门洪拳协会会长。 

      据牛和厚先生说,“牛官堡狮子”与“牛门洪拳”的发展源流几乎同步。 相传,在民国十一年,牛官堡村突发瘟疫,疫情蔓延迅速。这时,牛瀚章、 牛洪川先生想起当年在外耍狮子驱瘟疫的情景,于是,两位大师就组织全 村人扎狮子、耍狮子。果不其然,自从村里狮子舞开后,疫情大有好转。 从此,牛官堡就大兴练武耍狮子之风。后来由其弟子牛善璧、牛善平、牛 进康、牛进瑞、牛进常、 牛和厚等武术家们接力 传承,绵延至今…… 

      牛 和 厚 先 生 说: “1958、1964、1984 年 村里曾组织了几次规模 较大的灯会,但每次活 动前,牛师父都会派人 叫我回村,帮他一起排 练舞狮,指导武术队。当时,我和老师同台献艺,领狮引球,十分威武,在当地崭露头角,成为 小有影响的武术名人了。” 

      今天的湘潭市洪川武馆“以武强身,以武促智,以武修德,以武励志”。现 为湘潭市武术、摔跤传习基地。在湖南、安徽及全国青少年武术大赛中, 多次荣获团体第一名。有多名队员如:周鑫、张灿顶、王可懿、黄柯、牛 玺钧等,均获得过省市级冠军,有三名队员曾获湖南省“武状元”称誉。 武馆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 作为著名武术家,牛和厚身在湘潭,心系家乡。近年来,他奔波湘皖 两地,在授武的同时,将牛门洪拳的武术套路、器械及祖传秘籍整理成文。 去年他又在老家的宅基地上建造起一座徽派建筑“湘潭市洪川武馆”,现在是市 3A 级传习基地。2015 年,在成立了“牛门洪拳协会”以后,他还打算成 立牛洪川先生学术研讨会。在牛和厚等人的不懈努力下,2013 年,“牛门 洪拳”“牛官堡武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 年“牛门洪拳” 又被列为省级非遗。同年,他的 50 万字长篇纪实小说《江淮大侠牛洪川》 正式出版,图文并茂、极具武学价值的科普读本《牛门洪拳练养功法》一书, 业已杀青,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完成了恩师的夙愿。 

      现在,牛和厚先生分别在肥东县小白灵培训中心、长临河镇中心学校、 星二学校教授师生们牛门洪拳和祖传养身气功《八段锦》,组建武术队、 武狮队,为非遗进校园,作大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7 年成功 申报学校市级课题获得成功。同时还经常参加市县镇举办的公益活动和义 演。如 2012 获县文艺汇演,武狮一等奖;2013 年 10 月,参加市非遗民间 文艺汇演获一等奖;2015 年 4 月,参加“幸福肥东文化节”活动获一等奖; 同年 7 月,获“格力杯”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武术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6 年 8 月,代表肥东县参加合肥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获“牛门洪拳、 牛门武狮”自选项目特等奖。 

      为此,《新安晚报》、《合肥晚报、肥东晨刊》,曾以《昔有侠义牛 官堡一剑寒光动四方》、《牛门洪拳有多牛》为题,作了长篇报导;安徽 省电视台《老爸老妈》栏目组,合肥电台文体博览《家中有宝》栏目组,湖南省都市频道,全球功夫网都以专访“牛门洪拳传承人牛和厚”为题, 作了专题报道。最长时间达 30 分钟。 

      鉴于他对武术事业的贡献,2013 年,他获得“肥东县十佳民间艺人” 称誉,得到了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 

     牛和厚与书画艺术结缘,似乎是一种天性,并无太多的刻意。  

      在长临河这片热土上生活、学习、耕耘,给他带来太多的灵感。长临 古镇、巢洲风情、育英书院、武术圣地等许多独特的文化底蕴,不断孕育、 启发着他的灵性,令他才情勃发。 

      他从小兴趣广泛,喜欢书画艺术。只是,由于当时自己将所有时间都 花在了读书、教书、习武上,没有系统地对书画艺术进行研究,致使潜藏 在心底的那粒书画艺术的种子没有生根、发芽。 

      然而,在他的意象世界里,书法与武术早已融为一体了。他说,书法与武术,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有相通性,在艺术构思上有相通性,在内在神韵上也有相通性。 

      退休后,他到了湖南湘潭,在传授牛门洪拳之余,心中的那粒种子就 像遇到甘露一样,开始生根发芽。于是,他一切从头开始,到湘潭市老年 大学学习书画。一年后,他觉得这样还不行,于是,六十二岁那年,他又 专门拜著名书法家申葵先生为师学书法,拜著名画家刘华先先生为师学绘 画。他说:“虽然老师都比我小很多,但‘能者为师’‘不耻下问’,这 是一种态度、修养,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真东西。” 

      虽为一代武术大师,但学起书法、绘画来,他也像个小学生一样虔诚, 从最基本的笔画学起。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在书法上,他大量临摹了 历代名家碑帖。楷书从魏碑到欧阳询;行草书从兰亭序到十七帖、书谱到 张旭;篆隶从石鼓文到张迁碑。他说,兰亭序他大大小小,横幅条幅就临 摹了不少于 500 次。这样,他才得以系统地了解了书法基础知识以及如何 选帖、读帖,摹帖、临帖、出帖等,从中获得变通的能力。

      他用墨极具变化。墨色或浓或淡,或枯或湿, 浓不凝滞,淡不浮薄,枯 不瘠,湿不臃,虚处见实, 实处见虚,给人一种流通 照应、浓淡间出、血脉相 连、生机勃勃的美感。 

      静以修心,狂以达性,这是牛和厚对自己书写时的心态总结。一直以 来,他都是经常一个人在家习字、画画。然后,将字画挂起来,坐在那里 慢慢鉴赏。这种赏,让他忘事、忘情、忘烦劳,也让他找到自己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参悟、学习,他对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和 突破,书法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和面貌。 

      他尤擅长魏碑与行草书。写行书时,以魏体入笔,用笔或方或圆,呈 现结字谨严等魏碑之风,同时又放纵雄肆、精神飞动,使之兼有兰亭之韵; 他写行草时,如站桩运气,沉着稳重,徐疾有度,雄雅飘逸;他的正楷, 方整隽秀,笔力沉强,结构严谨;他的隶书,方劲古拙,结字奇峻,端丽 活泼……他的书法作品,点画凝练沉着,行笔左右奔突,纵放有度,于传 统中见创新,于博采中取精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先天脱俗的武术气质,让牛和厚学起书画艺术来极易入门。或许是文 武之间的彼此融会、相互激发,有着武术天赋的牛和厚,对书画艺术很快 有了真切的感悟。 

      他学画,也是从速写、素描,从“勾、皴、擦、染、点”学起。他喜欢写意画,特别是大写意手法。但在学画期间,他还是认真地临摹了《芥 子园画谱》的全部,还临习了多位大家的花鸟、山水名作,打下了扎实的 笔墨语言基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牛和厚在广泛涉猎与学习历代文人花鸟、山水 画的同时,还汲取师长们的画艺与品质,并不断地从现代文化思想中汲取 养料、获得启示,不断地在绘画语言和意境上进行探索。加之他那沧桑变幻的人生经历,惯看千奇百怪的乡土风情,超常的领悟力和理解力,长年累月的生活实践,使他迅速体悟艺术的意味,读懂创作的不易,所以进步神速,很快就登堂入奥。 

      他的绘画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极具民族特色,乡土气息。他的每幅画,所表达的都是为之神往的和谐之美、安宁之境和理想的精神世界。 

      他善于画花鸟与动物。他对“牛”特别钟爱。牛老先生的书房内除了 满架书籍外,还掛满了他的字、画。四壁掛的“牛”画,情态各异,栩栩动人。 他说他喜欢画牛的原因:一是因为他姓牛,人们爱称他“老牛”;二是因 为他喜欢老牛那“横眉冷对”、“俯首甘为”任劳任怨,埋头耕耘的精神。 

      他画牛,线条流畅,风格奔放,生活气息浓郁,并赋予牛以思想和情 感。每画一幅牛,他都要配上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比如,他画《五牛图》, 在“冷视图”中,他写道:有利角却锋自敛,只用冷眼足矣;在“回首图” 中,他题道:看族类相似体态,观内心千奇百怪;在“沐浴篇”中,他写道: 牛,您坚毅无私,亲切和蔼,埋头耕耘,超强忍耐;您于人有功,于物无害, 堪称兽中之王…… 

      除画牛外,他还喜欢画鸡,不是因为“鸡”与“吉”谐音,而是他喜欢鸡, 喜欢这种农村生活气息。他曾创作多幅“鸡图”。他说,“他喜欢鸡是因 为鸡有五德:如:头戴红冠为文德;足搏利距为武德; 敌在前敢斗为勇德; 见食相呼为仁德;应时而鸣为信德。鸡有五德,何况人乎?”另外,他创 作的鸡图又别有新意:如:他画的一只雄鸡和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画 上题字为“全家福冀望图”;他画的一只母鸡翼下藏着几只小鸡,画上题 为“慈爱图”;他画的一群鸡在奔跑,画上题为“奋进图”等等。总之, 我觉得他的画是“画”更是思想是情怀。 

      其实,一件好的艺术作品留存于世,靠的不只是多维的技法。事实上, 作品本身所透露出的思想与画家本身赋予的情感,无疑是艺术作品具有永 恒魅力的重要因素所在。 

      牛和厚先生的作品就是如此。 

      他书画兼修,其书风中有画意,画意中也洋溢着书风气息。这完全蕴含中国书法与绘画同宗同源的道理。无论是武术动作的一招一式,还是书 法、绘画作品的一笔一墨,都强烈的体现着牛老先生对现实生活的实践与 感悟,对生命永恒和人生意义的执着与坚守。 

      躬耕砚田,醉心墨海。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 发现、完善,使自己所创造的笔墨语言和诗情画意,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 达到了艺术与自我的完美统一,牛和厚先生的书画正走向成熟和老辣。     

     准确地说,短暂的接触,牛老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我自觉 得,他是一位谈吐风雅,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孜孜以求,具有推动中国 传统武术与诗书画创作发展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多面艺术家!


 

作者伍先飞  系当代作家  安徽作家协会会员 

文章选自大型报告文学《怒放的生命》

武馆地址:

总馆:岳塘区板塘乡摇钱村71号(板塘粮库对面)

九华馆:科技大学北门(锦绣世家斜对面)



招生热线:

18773273345 13786221687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话直呼

    • 18773273345
    • 13786221687
    • 刘馆长 :
  • 馆长个人微信

技术支持: www.jz5x.com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